专栏
“到头来那些让人不安的事物还是追着我们而来” ,港人主导大规模示威,阻中国兴建驻英超级大使馆

英国时间 2025 年 2 月 8 日下午 2 时,近 30 多个遍布英国各地的海外港人、藏人、维吾尔人及中国异见人士组织,发起反对中国计划在伦敦市中心的伦敦旧皇家铸币厂(Royal Mint Court)设立超级大使馆的示威集会,发起人指行动目标旨在“令英国政府不要通过中国改建大使馆计划”,最终集会有近 4,000 人出席,而在场的伦敦市警方则预计有 2,000 人参与集会,与实际人数有明显差距。集会期间场因地位置有限的情况下,示威者在移动途中与警方发生冲突,最终各有一男一女被警方以涉嫌违反《公共秩序法》(Public Order Act)下的第14条,即有关公共集会的条文拘捕,两人均为移英港人,其中被捕的林姓男子被检控两罪,包括阻差办公(妨害公务)及违反集会限制,他须于3月10日西敏裁判法院(Westminster Magistrates’ Court)提堂受审。有参与集会的移英港人叹息:“我们(为了)逃离了一个充满监控与不安的地方,所以才会‘走难’到有民主、自由、公义的地方,到头来那些让人不安的事物还是追着我们而来。”
近 4,000 人出席反对中国改建伦敦旧皇家铸币厂设超级大使馆集会(摄影:CKW)
近 4,000 人出席反对中国改建伦敦旧皇家铸币厂设超级大使馆集会(摄影:CKW)
(同上)
(同上)
示威者(摄影:CKW)
示威者(摄影:CKW)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示威者举起抗议标语:“不要让造币厂变成中方控制和政治影响的工具。”(摄影:CKW)
示威者举起抗议标语:“不要让造币厂变成中方控制和政治影响的工具。”(摄影:CKW)
有示威者拉起 “中国民主党英国总部” 横额(摄影:CKW)
有示威者拉起 “中国民主党英国总部” 横额(摄影:CKW)
兴建计划的通过:中方的超前部署,英方立场急转态

据相关资料,中国政府早于2018年年中斥资2.55亿英镑购入伦敦旧皇家铸币厂,并对外宣称将其改建成超级大使馆,计划重建面积约70万平方尺(约65,032平方米),包括大型办公大楼及225个予大使馆职员与来访人士的住宿单位,人手编制将与美国驻英大使馆相若,规模为现时中国伦敦大使馆的10倍,将会成为中国驻海外及英国境内最大型的大使馆;该计划曾因塔村伦敦自治市议会(Tower Hamlets Council,又称哈姆雷特塔或陶尔哈姆莱茨)于2022年收集该区居民及公众意见书后,基于个人隐私和公众安全作考虑遭一致否决,而伦敦市警察厅(Met Polic) 亦因担心改建计划使新大使馆成为示威热点而反对,《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及英国广播公司中文部(BBC Chinese)亦有报道指,有生活在伦敦旧皇家铸币厂附近居民表示强烈反对。
不过,当2024年7月工党(Labour Party)于英国大选取得执政党地位后,中方随即再次提出申请,并于去年11月英国首相施纪贤(Keir Starmer,又译斯塔默)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西G20峰会会面后,确认中国驻英超级大使馆改建计划死灰复燃,英国副首相兼房屋政策大臣韦雅兰(Angela Rayner,又译雷纳)其后“介入审查”该计划申请,惟新一届英国政府的外相及内政大臣对中国建馆计划表态“开绿灯”后,伦敦市警察厅跟随撤回反对意见,理由是他们接受一份中方于2022年提交的旧专家调查文件,消除了警方对示威热点的忧虑。而塔村伦敦自治市议会代表亦于2月11日的听证会上,基于伦敦警察厅转变立场,及第三方独立专家意见与官方机构相同,表明若市议会“坚持原本的拒绝理由并不负责任”,因此决定放弃原有立场。
示威者举起抗议标语:“中国消灭了香港,现在准备消灭英国。”(摄影:CKW)
示威者举起抗议标语:“中国消灭了香港,现在准备消灭英国。”(摄影:CKW)
独立媒体揭露改建申请涉嫌中资介入

另一方面,海外港人媒体“绿豆”(Green Bean Media)调查发现塔村伦敦自治市收到的公众意见书中,截至2025年2月3日,有85份支持兴建超级大使馆的意见书内,有中国资本介入动员迹象,当中愈八成半以上的支持意见书中,均由普通话拼音的姓名提交,不少提交者表明来自12间中国企业,包括中国移动、中国石油国际、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等,亦另有12个中资机构的高级行政人员支持计划,包括:由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中国船东互保协会、与中国政府关系密切的中欧科创集团,以及中国广核集团旗下的通用核能国际等。
经“绿豆”团队进行物业查册后发现在金丝雀码头(Canary Wharf)附近的 Chandlers Mews,有 9 份支持建馆意见均出自同一街道的其他号码的单位,进一步翻查物业登记后发现 Chandlers Mews10号至30号的物业,有另一名字为The Courtyard Block ,包括邮政地址Cuba Street 22至40号,一共40个单位的业主均为中国银行,当中有6位提交同意建馆的人名,拼音与中国银行员工公开资料一致;另外有5名中国石油国际的员工在提交意见书,及合共18份支持意见书中,均统一口径地强调若中国大使馆成功迁至伦敦旧皇家铸币厂厂址,将有助推动中英双方能源工作上合作。
示威现场(摄影:CKW)
示威现场(摄影:CKW)
示威现场,很多人举出“CCP IS WATCHING YOU”(共产党正看着你)的标语(摄影:CKW)
示威现场,很多人举出“CCP IS WATCHING YOU”(共产党正看着你)的标语(摄影:CKW)
示威一度爆发警民冲突 被捕者诉遭受无理对待

行动筹办人之一,对中政策跨国议会联盟IPAC高级分析员邝颂晴接受歪脑访问时指,集会高峰时期有近4000人出席集会,“其实大家可以看到,在大台前的空间便是警方划出的示威区,肉眼所见根本只能容纳数百人左右,与事前和警方开会得出的示威范围可让 2,000 人集会的预算大相径庭,”她续指,整个集会的筹组人员名单只有 30 多人,即便所有工作人员一同协助集会人士移动到合适位置,人数比例上亦不够人手处理,邝又批评警方事前与筹办行动组织开会时,已提前告知并非所有示威者都英语流利,但发生卫突及混乱状况时,不少人群中的示威者只听到警方向着他们大喊: “Section 14!Section 14!” , “而拥挤的人群根本不知道要往哪边移动,更不清楚前方发生什么事,也就引发了大家对示威者被捕而不满;我们集会的目标,先是令当局不要通过改建计划,希望英国政府看到这次示威的影响力,正视及尊种程序公义,” 邝颂晴坚定地说道。
对中政策跨国议会联盟 IPAC 高级分析员邝颂晴(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对中政策跨国议会联盟 IPAC 高级分析员邝颂晴(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集会现场被部署了大量警力(摄影:CKW)
集会现场被部署了大量警力(摄影:CKW)
示威人士与警方发生冲突(摄影:CKW)
示威人士与警方发生冲突(摄影:CKW)
由于集会人数众多,邻近大台的Tower Hill Road及Mansell Street均被示威者占领,随着占领范围扩大,马路上发生警民冲突,其中一名女性示威者Wing在下午约3时多突然被警方拘捕,被扣留警署最少8小时,Wing在获准保释后接受海外港人媒体《棱角》访问,表示不满警方进行拘捕期间态度恶劣,因多名男警员与她有身体接触而感到极为不安,直至被押上警车后才获安排女警陪同,被捕过程令她于警车内恐慌症发作,哭泣不止。直到抵达警署后,现场拘捕她的男警员及女警在Wing搜身期间留在房间内,即便Wing要求男警员于搜身期间回避亦遭拒绝,令Wing感到警方十分不尊重她。
而在Wing被捕后,集会现场后方道路一度出现混乱,不少示威者聚集围堵警车,高喊:“Release(释放)!Release!Release!”要求警方释放被捕人士,而警方则不断要求示威者返回行人路,双方一度爆发冲突及推撞。过程中有一名示威者哮喘发作,不适倒地,由现场义务急救员治理并送上救护车。另外推撞过程间一名林姓男子被警方扯出人群,再被警员压在地上进行拘捕,他被控阻差办公(妨害公务)及违反集会限制,须于3月10日上庭受审。
被警察逮捕的林先生(摄影:CKW)
被警察逮捕的林先生(摄影:CKW)
警察维护现场秩序(摄影:CKW)
警察维护现场秩序(摄影:CKW)
示威人士与警方发生冲突(摄影:CKW)
示威人士与警方发生冲突(摄影:CKW)
一位哮喘发作倒地的示威者正在接受帮助(摄影:CKW)
一位哮喘发作倒地的示威者正在接受帮助(摄影:CKW)
英国会议员出席支持示威者 港前区议员上台发言后家人被港国安处问话

在集会过程中,多位国会议员出席并上台发言,表达对示威者的支持。英国保守党影子司法大臣郑伟祺(Robert Jenrick,又译詹里克),认为英国首相施纪贤“跪拜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脚下”,形容中国新大使馆会成为“巨型间谍中心”,因此需要“抗争到底”。他说:“这是一个错的地点、这是一个错的程序、这于英国国家安全而言也是错的;勇敢的居民不应住在一座由中国共产党拥有及营运的地方。”
英国保守党影子司法大臣郑伟祺(Robert Jenrick,又译詹里克)发言(摄影:CKW)
英国保守党影子司法大臣郑伟祺(Robert Jenrick,又译詹里克)发言(摄影:CKW)
而另一英国保守党影子保安国务大臣董勤达(Tom Tugendhat,又译图根达特),指中国在新大使馆选址内发生的所有事情,都不会有利于英国国家长远利益,他说:“我们知道当中国共产党关起一扇门,里面困住唯一的事物,正是人们的自由。”
英国保守党影子保安国务大臣董勤达(Tom Tugendhat,又译图根达特)发言(摄影:CKW)
英国保守党影子保安国务大臣董勤达(Tom Tugendhat,又译图根达特)发言(摄影:CKW)
英国国会跨党派香港小组主席、属于执政工党的国会议员麦道国(Blair McDougall),认为示威者需向北京展示人们会奋起抗争。他说:“大家需要有勇气对中国表态,若你(中国)想在这里有一个大使馆,你必须关闭新疆的(再教育)营;如果你想计划通过,就必须释放你从香港人存款偷取的亿万元。如果你想这国家(英国)对你开放,你必须打开牢房并释放黎智英 。”
而前香港区议员,现为香港民主委员会 (Hong Kong Democracy Council) 高级国际倡议干事的刘珈汶,集会当日在台上发表演讲的翌日,身处香港的姑姐及姑丈被香港国安处带走问话,刘在接受《美国之音》访问时表示她不会因这国安处的行动而受到阻吓,她的倡议工作仍会继续,她所在的香港民主委员会希望今年可以将推动自决论述设为目标,因此希望无论身处何地的香港人都不要被这类威吓行为吓怕,继续一同推动民主运动。
前香港区议员,现香港民主委员会 (Hong Kong Democracy Council) 高级国际倡议干事的刘珈汶发言(摄影:CKW)
前香港区议员,现香港民主委员会 (Hong Kong Democracy Council) 高级国际倡议干事的刘珈汶发言(摄影:CKW)
抗争者远道而来支援集会 不乏扶老携幼家庭出席
不少分布英国各地的香港人特地远道而来伦敦市中心参加集会,由北面苏格兰有人乘飞机后再转乘火车到伦敦,曼彻斯特(Manchester)亦有人组织三辆旅游车接载示威者到场,车上将近200人从曼城奔赴伦敦,来回车程需近11小时。雪埠(Sheffield,雪菲尔,又译称锡菲)、列斯(Leeds,又译里兹)、伯明翰(Birmingham)等城市亦有港人组团前往集会现场。
示威者(摄影:CKW)
示威者(摄影:CKW)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联合筹办行动的组织均在社交媒体提醒参与者注意个人安全及私隐,可以随身带备雨伞应急,因此集会现场不时出现伞阵;早在集会开始前一边撑伞,一边手持标语守候的Sophia女士,现年67岁,居于雷丁(Reading)的她便是特意与同区相熟的“老友记”组团参与集会,她们先乘坐朋友的汽车到达车站后,再换乘公共交通工具往伦敦市中心,Sophia坦言自己过往只会参与在雷丁举办的港人活动与集会,今次是她第一次冲出“舒适圈”,来到伦敦参与集会,皆因事件的严重性逼使她不得不到场表态,“我觉得这是一件很严重与不妥的事情,我实在不知道他们(中国政府)会不会想利用这个旧铸币厂,来改建成一个私人监狱,或是监视香港人的基地,若真的落实了,我相信对居英反中人士的人身安全有一定影响。” Sophia认真地说。
集会现场出现的“伞阵” (摄影:CKW)
集会现场出现的“伞阵” (摄影:CKW)
举出黄雨伞的示威者(摄影:CKW)
举出黄雨伞的示威者(摄影:CKW)
集会开始前一边撑伞,一边手持标语守候的Sophia女士(摄影:CKW)
集会开始前一边撑伞,一边手持标语守候的Sophia女士(摄影:CKW)
而这种对中国改建大使馆计划的忧虑与猜疑并非毫无根据,邝颂晴认为,香港政府及中国政府在英国对示威者及异见者的种种恶行,足以证明改建计划另有企图,“你能看到最近香港驻英经贸办的间谍案仍在审理,再之前在曼彻斯特的中国领事馆事件,有港人示威者被当时的领事拉进大使馆里面殴打,种种事件下,又叫香港人或英国人如何相信中国大使馆对他们而言是个安全的地方?更甚的是我认识的一位中国异见人士便是当区居民,对他而言,一旦改建计划通过,对他的人身安全及私隐根本毫无保障。” 邝严肃地说道。
被香港特区政府通缉的前香港立法会议员、香港众志创党主席罗冠聪亦有出席集会(摄影:CKW)
被香港特区政府通缉的前香港立法会议员、香港众志创党主席罗冠聪亦有出席集会(摄影:CKW)
另外一名受访人Edward手推婴儿车,抱着幼子,带着妻子与父母,一家五口一同出席集会。来英 4 年多的他,只要能照顾好儿子的场合,他都会“全家总动员”出席集会,他认为,作为故土的香港已遭禁声,身处自由之地的他们更应珍惜机会走上街头表达意见,Edward续指出, 中国政府很擅长“收买”与“渗透”,认为这次的改建中国大使馆计划属故技重施,他说:“若中国改建大使馆计划通过,他们渗透英国各界的情况会愈趋严重,你看看中国对台湾进行的统战就是如此。另外接受这个提案的议员及英国的执政党(工党)就是在出卖国家利益,去谋求个人利益,从而“舔共”的他们都十分短视。”
而社会科学及国际关系学者黄伟国接受歪脑访问时亦指出,若英国执政党工党单纯为了与中国进行贸易协议带来预期 6 亿英镑收入,而顺应中国对英国的一切要求,只会沦为笑柄,“那时工党到处宣扬中国为自己带来经济利益,觉得自己有很大成就似的,但重点在历史上,中、英政府都是擅长出卖港人的群体,不论中美联合声明、基本法、‘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通通都只是一块‘遮丑布’,一场政治交易的掩饰,根本双方都不可信。”
示威者携家带口出席集会(摄影:CKW)
示威者携家带口出席集会(摄影:CKW)
社会科学及国际关系学者黄伟国(摄影:CKW)
社会科学及国际关系学者黄伟国(摄影:CKW)
在场年轻族群意向右翼政党寻变革 学者忧港人未清晰了解其政治理念

歪脑记者在集会现场随机抽样访问十多名受访者,年龄层由20多岁至70多岁,其中有 7 位,年龄分布在 20 多至 30 多岁的受访者被问及,若他们现时有选票能票选哪个英国政党,这 7 位年轻受访者均表示支持英国改革党(Reform UK),他们共同的理由是亲身体验英国的经济衰退及严重通货膨账后,决定相信声称“英国本土利益”为先的改革党,在集会全程高举“光复香港,时代革命”旗帜的Andrew先生是选择“票投”改革党的受访者之一,他认为改革党收紧移民政策的主张,正是一种保障国家安全的手段,“我认为他们(改革党)不是反移民,而这个纯粹是一个评估门槛,堵截那些有损国家利益的难民及非法移民,某程度上也能防止中国共产党的渗透。” 他又叹息:“我们(为了)逃离了一个充满监控与不安的地方,所以才会‘走难’到有民主、自由、公义的地方,到头来那些让人不安的事物还是追着我们而来。”
在集会全程高举“光复香港,时代革命”旗帜的Andrew
在集会全程高举“光复香港,时代革命”旗帜的Andrew
而带着一家五口长幼老少一同出席集会的 Edward 同样是改革党的支持者,他与Andrew有相若想法,“假若未来我与家人入籍英国,我们都会想以(身为)英国人的利益为先,毕竟我们始终都在这里生活,当然你不会想这个国家的执政党为了利益出卖国民。” Edward补充,他目前从事资讯科技行业,上班时曾听到同事问他为何不用“深度探索”(Deep Seek)这人工智能工具,又游说他使用,其原因是可以令整个经营模式便宜很多,听罢后令他十分诧异原来人们可以为了利益出卖个人资料及私隐。
示威者带着家人来参加集会(摄影:CKW)
示威者带着家人来参加集会(摄影:CKW)
不过,学者黄伟国质疑支持改革党的香港人是否真的了解其政治理念, “个人而言,首先我会忧虑支持改革党的移英港人,是用什么途径与方法认识改革党,是一手资讯吗?是在选举论坛认识他们吗?如果连他们的实际主张及取态没有全面认知的话,这情况确实是不理想,其次是,大家常说改革党只针对难民、部分移民之类,但谁能保证他们不会针对肤色、人种,又有谁能保证他们不会针对香港移民呢?”
另外,邝颂晴表示明白部分港人选择改革党的原因,认为改革党在去年大选中表现“对中强硬”的取态,取得不少港人信任,“香港人很多都是 single issue voter (单一议题选民),他们比较关心的就是与香港和中国有关的议题,他们的思路是只要谁对中国最强硬,我就选择他们;另外香港人在香港要面对的社会议题,和身处英国时是不一样的,而且香港的社会福利政策与外国相比,真的严苛很多,所以我觉得,香港人觉得英国福利太好,感到偏向左倾也是很正常的,就是那这差异才令这些人选择某一些和旧环境不一样的政党。同时因为香港人身处香港时作为汉裔或亚裔面孔,亦作为最大多数的族群,他们真的没什么机会体会到作为多种族社会中的少数族群感受,更观察不到当地少数族群关心的议题是什么。”
集会尾声的大台上,有来自中国的示威者上台高喊源自北京“四通桥事件”的口号:“不要核酸要吃饭,不要封控要自由,不要谎言要尊严,不要文革要改革,不要领袖要选票,不做奴才做公民”,亦有藏人及维吾尔人使用各自的母语上台喊口号,均获台下集会人士鼓掌支持,其后集会群众有秩序地散去,但各人都怀着不久的将来,再次重聚于伦敦旧铸币厂外集会示威的心踏上回家的步伐。
为保护及尊重受访者意愿,文中Andrew、Sophia、Edward 均为化名。